卡尼突转口风:从“最大威胁”到“合作伙伴”?
- 人脉中心项目部
- 22 hours ago
- 2 min read
【人脉看点👀】09/24/2025
9月22日,加拿大总理卡尼在纽约外交关系委员会(CFR)发表讲话,强调中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“非常真诚并积极参与”,并称“中国是一个由工程师治国的国家”,这与他在4月大选期间称中国为加拿大最大威胁的言论形成鲜明对比。卡尼表示,加中关系需要“分层次接触”:在能源、气候与基础制造业领域可深入合作,而在国家安全、隐私及其他敏感领域则必须限制。他透露,中国已接近提出在气候问题上的长期合作方案,并强调“中国几乎始终敞开大门”寻求合作。

这一表态释放出明显的缓和信号。选举期间的“威胁论”更多是政治操作,但执政后的政策现实迫使卡尼调整立场。加拿大经济,尤其农业、能源和制造业,对华依赖度高。近期加中因电动车关税与油菜籽反倾销争端关系紧张,萨省省长率团访华亦未能立刻化解摩擦。在此背景下,卡尼强调务实合作,既是出于国内产业压力,也是为加拿大寻找外交平衡。
气候变化与能源合作被视为最具潜力的突破口。这些领域敏感度低,且中国在绿色转型上的执行力与技术储备获得认可。卡尼的表态不仅展现善意,也意在争取加方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角色。同时,他特别指出,美国可能不会选择类似路径,暗示加拿大希望在美中之间寻找有限的战略空间。
然而,这并非全面转向,而是“双轨政策”的信号:在国家安全、关键技术等方面,加拿大仍将与美国保持高度一致,对华设限趋势不会改变。因此,中加关系未来大概率呈现“摩擦与合作并存”的格局。经济合作可能集中在清洁能源与绿色科技,但能否扩展至农业和制造业仍存不确定性。
从战略意义上看,如果加拿大能在美中之间维持一定外交缓冲,将提升其灵活性。但这种平衡能否持续,取决于美中关系整体走向。一旦美中对抗加剧,加拿大或将被迫收紧政策。总体而言,卡尼的转向并非根本性逆转,而是务实调整。气候变化与绿色能源合作有望成为中加关系的关键支点,使双方在对抗阴影下仍保持沟通与合作的空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