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拿大2030:复兴十年还是停滞陷阱?
- 人脉中心项目部
- 3 days ago
- 2 min read
【人脉看点👀】09/01/2025
加拿大的挑战不在于缺少新目标或项目,而在于缺乏制度化的建设能力。长期以来,政治陷入“剪彩文化”:总理宣布减碳目标、省长推出地铁蓝图、部长公布住房战略,但这些多是一次性项目,缺少积累经验与资本的常设系统。渥太华的高速铁路“Alto项目”就是典型,十年过去连设计图都未完成,与法国SNCF或日本新干线依托制度化扩展形成鲜明对比。

这种缺陷在地产和住房尤为明显。审批流程复杂、收费高昂,使土地业主与开发商失去改善土地的主动权,导致项目周期拉长、供应不足。金融机构在不确定性下更趋保守,加剧了住房市场的稀缺与高成本。
更深层次的问题是加拿大经济的“卡特尔化”。电信、航空、银行、住房、医疗等行业普遍由政府、既有企业、行业协会和工会“温和合谋”,保护现有利益、排斥新进入者。消费者承担更高成本,投资与生产率则长期停滞。住房市场中,审批瓶颈与开发费用形成了寻租空间;在医疗体系中,省政府与工会的垄断让全民医保异化为“全民排队”。表面稳定,却透支了国家长期竞争力。
要实现真正复兴,加拿大必须推进经济自由化,而非堆砌更多项目。政府需回归中立裁判角色,制定清晰、可预测的规则,吸引资本与创新。跨省贸易壁垒必须被实质拆除,建筑、金融和劳动力应能在全国范围内自由流动。基建与住房需要常设投资机构,以长期、规模化方式扩展产能,而非依赖零散的临时资金。

对地产行业而言,这一改革尤为关键。若能简化规划流程、提升透明度、降低政策风险,将增强投资人和开发商信心,带动土地开发和住房供应,逐步缓解危机。反之,若维持现状,加拿大可能陷入“稳定停滞”——看似安全,实则失去活力,甚至重演阿根廷式的衰落。
2030年代仍可能成为加拿大的“追赶十年”。前提是拆解卡特尔体系,重建政府作为制度建设者的角色,让市场真正回归竞争和发展。只有这样,加拿大才能重塑繁荣,进入实质性的“复兴十年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