司法过度仁慈,助长犯罪温床——加拿大暴力犯罪攀升的警示
- 人脉中心项目部
- 6 days ago
- 2 min read
【人脉看点👀】10/12/2025
近年来,加拿大暴力犯罪率持续上升,尤其是重大袭击案件的增长引发社会广泛关注。根据加拿大统计局的报告,自1998年至2023年间,美国警方记录的暴力犯罪率下降了37%,而加拿大却在1998至2008年间上升13%,2009至2023年又上升9%。美国的凶杀案虽仍高于加拿大,但主要与枪支有关;若剔除枪枝因素,两国的非枪支谋杀率差异不大。然而,加拿大非枪支类暴力犯罪、尤其重大袭击案件的增长趋势,与美国形成鲜明对比。这一现象让民众普遍质疑,加拿大司法制度对罪犯过于“仁慈”的做法,是否正在削弱社会的安全屏障。

许多专家指出,加拿大的刑罚政策过分注重“改造”与“人权”,对重犯、暴力罪犯的减刑、假释比例过高,使法律威慑力严重下降。一些罪犯屡次作案仍能提前获释,受害者与公众的安全感被反复侵蚀。相比之下,美国虽犯罪率总体较高,但其量刑严厉、执行果断,对重大暴力犯罪维持强大震慑力。这种司法取向差异,可能正是两国犯罪曲线背离的重要原因。

加拿大社会的“宽容文化”原本体现了文明与人道,但在面对暴力与恶性犯罪时,这种仁慈却逐渐演变为纵容。警力资源有限、审判周期冗长、假释制度滥用等问题,使得犯罪者成本预期降低,形成“敢犯罪、不怕罚”的恶性循环。公众对此现象深感痛心与愤怒,呼吁政府重新审视司法体系的根本目标——法律应当既有公正,也有威慑。唯有恢复刑罚的严肃性与可预测性,加拿大才能真正遏制犯罪率上升的趋势,重建民众对司法与社会秩序的信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