罗品信上任力挺高房价:只增供应,不降房价!
- 人脉中心项目部
- 11 hours ago
- 3 min read
【人脉看点👀】05/15/2025
【政策导向清晰,挑战重重:联邦住房新任命背后的信号】
在加拿大正经历深刻住房危机的当下,新任住房与基础设施部长罗品信上任第一天即明确表示:“房价并不需要下降,核心在于扩大住房供应。”此番表态,既突显了联邦新政府的发展导向,也引发了各界广泛关注。
一、联邦方向转向“供应主导”
罗品信强调:“我们要的是市场稳定,不是人为压低房价。”这与总理卡尼在就职演讲中提出的“增加实际收入、提供高质量就业”形成呼应——表明本届政府不会贸然干预市场定价机制,而是意图通过加速供应与经济增长,实现住房可负担性目标。

这也回应了过去几十年联邦政府在住房供给领域的缺位。自1990年代起,联邦层面几乎完全退出“可负担住房”的建设,导致今天供需严重失衡。罗品信此时高调承诺“加速推进”,在政治层面是一次责任回归的宣示,在执行层面则面临极大挑战。
二、从温哥华市长到联邦部长:经验与争议并存
罗品信曾任温哥华市长长达十年,对城市住房体系的复杂性有直接感受。然而,其政绩褒贬不一。他未能兑现“消灭无家可归”承诺,实施空置税等手段虽意图调控市场,但却被批“税负高企,房价依旧上扬”。
批评最激烈者如保守党党领博励治指出,其任内房产税上涨141%,房价却飙升149%,直言:“加拿大人不应期望改变。”但支持者如城市发展研究所主席Rick Ilich则认为,“他懂市场,具备与开发商对话的能力,或能在制度推动上成为盟友。”

三、系统性改革才是突破口
住房危机并非一人可解之题。正如Ilich所言:“希望他看清制度的缺陷。”这背后指的是加拿大各级政府在土地审批、建筑规范、基础设施配套等方面效率低、成本高、协调差的问题。
罗品信提及的“利用工厂预制建筑(modular construction)技术”或许能缩短建设周期,但仍需面对审批流程冗长、地方政府合作难度高等现实障碍。若无法推动跨部门、跨层级合作,他的愿景很可能再度陷入“理想主义”空转。
⸻
【专家小结】
罗品信的任命,是卡尼政府住房政策的重要风向标。他主张提升供应而非压价,呼吁以科技手段加速建设,并尝试以地方行政经验切入联邦系统。但其过去政绩中的“高税低效”争议仍是其政治包袱。未来能否赢得民意、真正推动实质性改革,将取决于他能否在理念与执行之间架起桥梁,突破体制性瓶颈。
而从整体政策走向看,卡尼政府正尝试把“住房议题”纳入经济增长与收入改善的宏观逻辑中,这将是对“单点补贴式调控”路径的一次升级,值得高度关注。